养猫的学问

慕茗

2017-11-05

你为什么要养猫?

养猫有不同的原因. 从最早的文明用猫来防范鼠患开始, 猫逐渐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有人纯粹喜欢它们的个性并想要一只在家作伴, 有人依赖一个小动物的温暖来从精神打击中恢复, 也有人把拥有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铲屎官, 必须对自己养猫的原因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本文适合那些想好好服侍主子并获得其回馈的爱的铲屎官们.

本文的目的是让人明白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以及方式来和猫能更和睦地相处的方式.


I. 理解猫

要理解猫的行为, 需要先理解这一点:

猫是一种驯化过的, 但依然野性极强的动物. 猫对身边事件的反应大多来自它野猫祖先的生存以及捕猎的天性.

通过培养使得野生动物不会攻击或者逃离你很容易: 狮子, 狐狸, 沙鼠, 甚至冷血动物里的蜥蜴和黄金蟒都有很成功的个例. 但是这种驯服并不能达到驯化的条件. 驯化是指的经人类选择性地培育以及筛选导致野生动物产生一系列亲人的衍变, 最终能与人类和睦相处的一个过程.

狗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了迎合人的喜好, 围着人转的一种动物, 但猫不一样. 早期对猫防鼠患的要求导致猫在驯化的时候被高度保留了野外的捕猎和生存意识, 现代喜欢猫的人也大都喜爱猫独立的个性. 所以, 想要营造一个适合猫生活的环境, 必须理解猫深入骨子的习性.


猫的四种状态

猫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交互动与人有根本的不同.

猫咪的时间大多分为四部分: 捕猎, 进食, 梳理, 以及睡觉.

猫咪玩耍是在精力充沛又不愁温饱时候的一种锻炼捕猎能力的活动. 这时候猫咪会进攻一切可以动的, 看起来惹得起的东西(比如说铲屎官). 虽然一般会有度但有时候还是会用力过度, 致使痛, 破皮流血等现象发生. 避免的方法以避免使用肉身逗猫棒为主, 用玩具和普通逗猫棒吸引猫的注意力. 长期使用肉身逗猫会使得猫习惯扑咬人, 更加地没轻没重等等. 不建议初心铲屎官肉身逗猫. 资深铲屎官请量力而行.

猫自然条件下乃是夜行动物. 有些铲屎官经常被主子打扰作息. 让猫与人作息时间同步的一个诀窍是固定喂食时间, 在早上供应白天的食粮然后在晚上给最后一顿的量. 这样不仅能使猫粮比食盆常备方式新鲜, 也能有效控制, 监督猫的食量来防止肥胖和及时发现猫没食欲等病状. 猫吃饭的方式是少量多次, 在活跃的时段需多次进食. 掌握好饮食节奏后自己就会把作息时间调整到不会挨饿的状态.

猫咪们大都坚信“别人碗里的饭更香”, 所以通常会在铲屎官进食的时候跑到桌旁跃跃欲试. 如果这时给予食物或者注意力会导致猫以后会变本加厉. 如果不想和猫天天共同进食的话还是尽量不要理最好.


猫的地域性

猫是一种高度神经紧张并且焦虑的地域性动物. 想要让猫更有安全感必须给予它足够的领地. 比起食物等外物的优劣, 领地的安全系数更为直接和猫的幸福指数挂钩. 猫在领地充足的情况下会相对放松并更加容忍外人与别的动物, 反之猫在领域被压缩时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反应. 区分方法可关注以下几点:

地盘的大小很多铲屎官没办法控制, 毕竟某些地方一个洗手间的地盘要比别的地方一间屋子还贵. 但是, 和人不同的是, 猫的生活空间是充分立体化的. 在同样大的地盘里, 增加猫爬架, 普通的架子, 供隐藏的袋子盒子和箱子, 遮挡物, 以及窄小的过道和爬行空间能大大增加猫的安全感. 如果焦虑等现象持续, 可去市场上寻找信号素类产品来人工干预猫的情绪.

家里如果拥有别的动物, 可能会因为不信任而导致领地安全感的降低. 这种状态下猫咪会经常与另一动物发生对恃甚至冲突. 具体应对方法将在后面讲述.

家里想养好猫, 确保其足够的安全领地是给猫一个美好生活的关键. 在一个确保安全的环境里, 猫才能放下对于生存的焦虑, 来发挥平时那可爱的一面.


II. 与猫的互动

猫的社交方式与人有很大的不同. 人类通过面部表情以及语言来交流, 但猫则大都通过肢体语言表明意思. 由于大部分的猫对待人的态度与对待其他猫的方式一样, 要想正确地明白主子的意思以及更好地服侍主子, 铲屎官们需明白以猫咪之间的互动所表达的意思.


猫咪之间的友好表示有:

关系不好的猫咪之间的表示有:

了解完猫咪之间的交流后, 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猫.

猫咪对自己的饲主的看法是对待一个长辈的态度(很多铲屎官自诩家长不是空穴来风的), 但相应的也只把人的举动放在猫的行为模型里理解. 平时照料猫, 很多行为必须按照猫的理解来.


撸猫

撸猫能把主子整得爽爽的服服帖帖舒舒服服的, 但也能让主子看见你就后怕躲得远远的. 在b站经常能看见一些up主强撸撸得猫咪一脸生无可恋. 撸猫方式真的很重要.

虽然撸猫很多地方要自己把握, 但咱在此可以提以下的一套基本流程:

  1. 第零步, 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确认猫是不是想被你撸的状态. 猫只有在前面所述的梳毛期和睡觉期会喜欢有人梳它毛. 在捕猎期伸手给它是提供了一个可供锻炼扑咬撕蹬的一个肉桩(嗷), 在进食期摸它, 哼, 铲屎官有食物重要? 想被你撸的时候猫经常是玩累了吃饱了竖着尾巴靠近你, 然后在你旁边趴下或者侧卧. 偶尔会对你踩奶或者打呼噜. 这时候你就知道主子需要你为它服♂务♀了.
  2. 从打招呼的基本功开始: 先伸出手或者手指让它闻闻, 然后顺着头顶从眼睛到耳朵方向或者脸颊从嘴角往脖子方向蹭蹭. 猫此时会闭着眼睛顺着你的动作蹭, 示意它很享受. 如果它抱着你的手就啃, 人家应该是来找你玩的. 撸猫计划还是放弃吧…
  3. 之后沿着猫的额头耳根和下巴脖颈附近在头骨四周挠挠. 力度和你平时挠痒痒差不多, 可以轻一点. 注意手不要碰到猫的耳尖和耳毛, 不然猫会觉得很痒.
  4. 约莫半分钟后就可以顺着猫的背面和侧腹梳毛了. 动作要轻缓, 力度和速度要模仿猫自己舌头舔毛的情形. 手干燥的可以上一点点水来帮助理毛.
  5. 所有铲屎官的梦寐以求的圣地—-猫肚子上的绒毛, 是一个难度极大的目标. 猫一般自己可以清洁所以不需要别的猫来帮忙, 同时猫肚子也是猫本身一个比较敏感以及脆弱的地方. 所以通常去揉猫肚子会被猫轻咬一口以示不满. 但如果那啥活好, 咳咳, 猫可以逐渐开放肚皮让你揉哦~ 具体怎么达成还看各位自己钻研了.

主子如果舒服会侧躺或者四足朝天眯起眼睛好好享受, 但如果不舒服的话会大睁双眼肚皮朝下坐立着试图挣脱(通常是用力过度/过快了). 多多练习找到最适合主子的一套按摩流程.


陪猫玩

猫的玩耍是野外捕猎行为的一种映射, 想要让猫玩的开心就要给予猫一种近似捕猎的一种体验. 给猫的玩具多种多样, 不过大多是小球一类的会动的东西让猫锻炼扑咬捕捉能力.

虽然猫在和人玩时通常知道轻咬轻抓, 但玩到激烈的时候总是有用力过度的时候. 再加上猫的爪牙天生很尖锐, 如果想避免被猫抓伤咬伤的话尽量不要在猫咪玩耍时和猫咪发生直接的接触. 市面上有大量的逗猫棒, 轨道球, 遥控老鼠等玩具, 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说纸盒里面)也会给猫带来层出不穷的新鲜体验. 建议大家不要直接肉身逗猫.

和狗狗不同, 猫咪捡起你扔出去的东西之后一般会自己拿去玩. 如果这时你去抢它嘴里的东西可能会被其认为你跟他抢猎物从而伤感情. 正确的做法是拿另一个玩具去分开它的注意力, 让它自己放弃嘴里正含着的东西.

如果屡次不让猫得手, 猫可能会有点沮丧. 大部分的游戏, 还是要隔一段时间让猫咪”赢”一次才好.


训练猫

猫是一种相当难训练的动物. 由于猫咪的早教基本上不存在奖惩机制, 对于奖惩的概念需要后天训练形成. 即使这样, 绝大部分的猫对做错事情的惩罚都不敏感, 惩罚机制最后经常导致猫在人前一套没人看时又一套.

目前看来广泛地比较有效的方法拥有以下三个因素:


靠近陌生的猫

不熟悉的猫对陌生人的反应可能有很大的不一样. 靠近陌生的猫时, 一定要注意对方的表示. 如果对方依然保持一个懒散的姿态, 只是看着你, 抑或竖着尾巴主动靠近你的话, 你可以慢慢地靠近, 通过猫和猫之间打招呼的方式(先伸出手给它闻闻, 然后蹭蹭它的脸, 接下来可以慢慢进入正常的撸猫流程)把你介绍给他, 最后就可以为~所~欲~为~啦~

如果猫对你表示警戒甚至害怕, 此时一定不要继续靠近或者伸手接触它. 如果你回去看猫咪对恃以及打架时的行动, 你的动作(注视着直接靠近, 伸出手对它动手, 甚至你”安抚”的话语都可以作警告的叫声来理解)在猫眼里会是主动进攻的一种表现, 导致猫咪更加警戒并且害怕你. 想要逐渐树立一个友善的关系可以隔一阵子就向猫给予一些零食等友善的表示并且后退保持距离, 直到猫接受你的存在并且敢于竖着尾巴接近你的时候, 才能继续接下来的步骤.


引入新的家庭成员

猫咪对于领地上的陌生人大都抱有敌意, 尤其是空间不足或者从小到大缺乏相应的经历的情况下. 这时候, 引入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猫猫, 狗狗, 甚至婴儿)会让猫相当地紧张并且可能引发剧烈的反抗.

并不是只要是同样的猫就能交得来朋友. 即使是同品种的异性, 只要感觉其存在是对自己的领地的威胁就有可能大打出手. 很多铲屎官都是在一厢情愿地”给自己宠物找个伴”, 拧了另一只猫回家才发现两猫之间根本合不来. 有时候, 情况会严重到必须做到把一只猫送走的程度.

猫咪如果长时间矛盾不激化会慢慢改善关系, 尤其是幼小的猫的接受能力最强. 虽然不一定能友善到会互相舔毛或挨着睡觉, 但通常能达成家里各自偏居一隅, 互不侵犯的平衡状态.

如果矛盾激化的话, 需要进行”重新介绍”的一系列流程. 具体来说大概是以下几个步骤:

  1. 将两只猫分开, 让它们互不可视. 每只大概给一半房子的空间, 配备相应的食盆, 沙盒, 剑麻柱等设施, 使它们逐渐稳定下来领地. 互相之间的互动限制在最多门缝里伸爪子过去刨刨刨.
  2. 逐渐地交换带气味的生活用品, 并且有意识地在撸完一只之后去撸另一只, 使互相熟悉各自的气味.
  3. 缓慢恢复互相之间的接触. 发现有对恃等现象时及时分开.
  4. 如上述方法等无用, 可尝试用Feliway信号素系列产品来人工降低猫的紧张感, 增加融洽共存的可能性.

猫生病时的表现

猫像人一样, 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从轻微的着凉, 受伤, 到危及生命的感染, 肿瘤都会出现. 时刻关注猫的健康是铲屎官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猫的野生祖先为了在生病时不被外敌以及竞争对手乘虚而入, 在生病时会强撑着一副没事的样子, 直至病症很严重的时候才会找个地方躲起来希望自己能尽快痊愈. 虽然这种天性增加了猫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但同时也降低了生病在家里被及时发现的可能性. 最有效发现猫的不适的方法是观测猫平时的生活习性(进食, 排泄, 好动性, 作息规律), 如发现较大改变需密切观测猫的异常现象, 发现问题需及时送去兽医处理.

猫在病危和临死时偶尔会躲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 有时候甚至能跑到住址50米开外. 如果发现自己生病的猫消失了, 排查后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是否要用救援狗来寻找确切方位.


III. 猫用具的选择

市场上为猫咪设计的产品很多. 如何选择市面上的产品是很多铲屎官关注的焦点. 这里列举慕茗对各种产品的一些见解, 希望能为大家选择相应产品提供一些帮助. 带”※”符号的是咱认为的比较重要, 有财力一定要准备好的产品.

日常用品

食物

药品


IV. 杂谈:

这里交流一些对于猫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趣闻.

折耳猫是1966年英国开始培育的一个非”传统”猫1.

折耳的现象是由于一个”不完全显性”的基因变异影响软骨发育所导致的, 也就是说虽然只有一份变异基因就能导致折耳, 两份和一份会对软骨发育导致不同程度的影响2.

这个影响软骨发育的基因会导致一种软骨发育不良的病症. 包括只有一份变异基因的猫在内, 所有折耳猫都会被其影响(折耳本身就是因为构成耳朵的软骨发育不良所导致的), 并且此症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3

双份变异基因的几乎全部会被严重的软骨发育不良病症所影响. 最开始表现为粗短的尾巴, 僵硬的脊椎和关节, 以及困难行走和呼吸. 病症会愈发严重, 最后选择基本上只有安乐死结束痛苦. 3

所有的单份变异基因携带猫, 虽然不会在生命早期出现病状, 都会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在身体各处产生慢性关节炎. 为此, 这个品种的繁衍已经被其原发源地英国所禁止4

虽然美国CFA承认折耳猫这一个品种, 但是世界上其他几个猫的繁殖认证机构, 包括Governing Council of the Cat Fancy(英国)5以及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Féline(法国)6, 都因为此病不承认折耳猫作为猫的一个品种进行繁育.

2003年, 研究组织提供300个猫的x光片经费来请全世界的折耳猫繁育者证明单份基因的折耳猫不存在骨骼发育问题. 至今没有任何人接受这个测试.7